深圳再添13家博士后工作站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1-05/21/content_1579920.htm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庄瑞玉)我市再添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记者从昨天举行的授牌仪式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博士后设站单位73家,在站博士后285人,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856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深圳市副市长唐杰出席了授牌仪式。
记者了解到,这次授牌的13家设站单位,多是活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证券等领域研究前沿的知名企业。其中,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我国无线通讯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全球独创的双网双通终端技术是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手机应用技术。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研发团队入选省创新科研团队,公司研发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填补了我国在基因测序设备和试剂方面的空白。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特点的个体化医学新药研发体系,董事长徐希平入选广东省领军人才。其他设站单位也都是各领域的龙头企业。
“这次是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单位数量最多的一次,在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的时期,博士后工作站已经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抓手和平台。”唐杰说。
我市历来重视博士后工作,对进站博士后人员、设站单位大力资助。对工作站流动站的资助为50万元,对创新实践基地的资助为20万元;对在站博士后提供每人每年8万元、总额不超过16万元的生活补助,并为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安排日常经费补助3万元;对出站留深博士后人员给予10万元的科研资助。王晓初对此高度评价,他说:“深圳市博士后工作在制度建设、站的管理、经费投入等各方面,都为全国企业博士后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深圳涌现了华为、中兴、深交所等一批优秀的博士后工作站单位,为深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人才载体。”
据了解,我市博士后形成了以工作站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联系广泛的、创新意识浓厚的工作特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通讯电子和互联网产业的占31%,从事金融证券产业的占12%,从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占14%,从事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产业的占18%。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我市博士后累计承担科研项目815项,其中国家863、793计划重大项目5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31项;博士后人员获得专利252项。